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,北而背倚华山,南边溯临新安江,老街全长1272米,其精华部分长853米,宽5至8米,面积13万平方米。包括1条直街、3条横街和18条小巷,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,呈鱼骨架形分布,西部狭窄、东部较宽。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、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,所以又被誉为流动的“清明上河图”,是中国保存最完整、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,也是中国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历史起源:
屯溪老街,原名屯溪街,由新安江、横江、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。 明弘治《休宁县志》中就已有“屯溪街”的名目记载。清康熙《休宁县志》记载:“屯溪街,县东三十里,镇长四里”。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。
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,原名八家栈,是老街的发祥地,也是屯溪的发祥地。老街的形成和发展,与宋徽宗移都临安(即今日的杭州)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外出的徽商返乡后,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,所以,老街被称为“宋城”。
建筑风格:
屯溪老街的建筑承袭了徽州特有的建筑风格,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。整条街的建筑色彩淡雅古朴,结构错落参差,石板街路面,小青瓦,再加上白粉马头墙,更增加了街道的层次感。老街的建筑,历史上虽然几经兵火,屡有重建,但是风貌没有改变,仍然保留原来的结构和款式,小青瓦,白粉墙,马头墙,古色古香。老街的店面多为单开间,一般两层,少数三层,店铺之间均有马头墙封护相隔,屋面盖小青瓦。底层门面,采用木排门,卸去排门,店堂全部展示,便于营业。老街建筑物全为砖木结构,以梁柱为骨架,外实砌扁砖到顶。在挑檐、挑枋下,通常装有鹅颈轩,既起支撑、牢固作用,又起装饰效果。楼上,临街装木栏与裙板,并安置有各种花窗,十分典雅。老街的建筑平面,有沿街敞开式,也有内天井式,建筑结构有二进二厢,三进三厢,注重进深,所谓“前面通街、后面通河”往往是大店铺的格局。这种入内深邃、连续几进的房屋结构形成了屯溪老街前店后坊、前店后仓、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的经营、生活方式。老街古朴的徽派建筑艺术、优雅的文化氛围、浓郁的商业气息,使人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综合效应。
老街购物:
屯溪老街商家林立,汇聚了黄山当地名优特产及工艺品,是来黄山旅游的必逛景点。黄山特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,给茶叶提供了绝佳的成长环境,中国十大名茶当中,产于黄山的就占据了三列,分别是黄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祁门红茶。除了老字号茶叶店以外,老街上遍布着徽州三雕、文房四宝等各类工艺品店。屯溪老街还出售各类石耳、香菇、竹笋、山核桃等山里特产,是馈赠亲友的佳品。老街小巷里的餐饮店小吃馆,臭鳜鱼、黄山烧饼、徽州毛豆腐、徽州馄饨等美食小吃也是令游客难以忘怀。